——无极县供销合作社
2018-03-02
无极县位于石家庄市东北部52公里,总面积524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县域产业特色明显,主要有皮革、化工、医药、绿色家居、装备制造等产业,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和蔬菜生产大县。
无极县供销社资产总值7.15亿元,年购销额36.12亿元,机关性质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系统下辖直属企业17家,11个基层供销社。无极县被确定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县供销社紧紧围绕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加快“五个创新”改革,稳步推进“六大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县乡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体制机制,布局全县供销服务“一张网”
按照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部署,我们率先搭建“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供销集团”组织构架,健全监事会,吸收社会能人7名、大学生9名。县供销社负责行政管理,合作社联合社负责带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合作资产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社有企业运营管理,实现了“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同时,采取破产改制、重新组建、提档升级三种方式,按照新型基层供销社的功能要求,组建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1个,成立新合作资产运营管理分公司10个,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0个,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直营乡镇供销超市10个;在村级借助新合作资产运营管理公司、基层供销社参股农民合作社12个,依托村级供销社超市加盟店、农资综合服务站和村“两委”,领办、创建农民合作社78个,县级经营龙头和基层服务网点自有营业面积达8.8万平方,实现了供销基层组织县域全覆盖,为农服务水平大为提升。
二、推进“互联网+”行动,开辟商贸流通“一条路”
实施“互联网+流通”工程,累计投资7500万元建成了日用品、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盐业、烟花爆竹六大流通网络,经营网点达到1643个,基本形成了县有龙头和配送中心、乡有直营店、村有加盟店的“三位一体”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为突出供销社贴近农民的优势,培育了云网电子商务中心,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省供销社“农交汇”、“八方联采”电商平台合作,发布农产品及供求信息;突出供销社实体网点广布的优势,加快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和各类经营服务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突出农产品流通重点,发挥供销社农产品经营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优势,重点围绕县优势产业、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产品,塑造地方品牌。同时,与十余家电商企业联合,实现了县域电商服务全覆盖,年销售规模3.2亿元,将农民所需所用送到千家万户。
三、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服务,打造助农增收“一盘棋”
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投资2300万元建设了集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和农技服务为一体的县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为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依托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资服务中心、农机服务公司等涉农组织(企业),为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送农资到田间地头,农资年销售额2亿元,占全县市场份额80%以上。全面推广粮食作物机械作业一条龙服务,机械化服务面积8万余亩,服务农民近2万户。推进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服务,年服务规模达16万亩。
四、探索农村金融,激活农村经济“一池水”
坚持金融审慎经营规则,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全省首家金融超市。通过对接省、市供销社金融服务平台,与人保寿险、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代理产品服务等方式广泛合作,规范开展“供销一卡通”、合作保险、投资担保、互联网金融等便民综合服务近10项,依托供销基层组织、农村经营网点增设了金融互助服务内容,打造300余个金融助农点,实现了县域农村网点全覆盖,把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民家门口。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产权交易机制,探索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成立了无极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挂“无极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牌子),并指定为我县农村产权的抵押登记机构。该公司与省、市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合作共建,实行一体化运营,交易以农村产权承包经营权为主,初期完成交易、鉴证300多笔,涉及土地6782亩,交易额上25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努力把我县供销社办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大局,助力全县“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