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3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回顾总结我市2013年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落实《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精神,继续推进我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刚才,会议表彰了2013年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灵寿、赞皇两县做了典型发言,都讲得很好,由于时间关系,深泽、元氏做了书面发言,希望大家相互借鉴经验,推进我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再创新局面,为建设美丽农村、提升村容村貌作出新贡献。
2013年,在各县(市)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全市共建成9个再生资源集散中心,35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如期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圆满完成了为民办实事工程,我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灵寿、井陉、藁城、高邑、元氏和行唐六县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已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依然存在“规模小、分布散、档次低”现象,体系建设的规模和程度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当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正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法规,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接下来势必会出台一系列支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石家庄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继2013年将建设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列为政府十件惠民工程之后,今年又列为市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齐心协力,促进农村再生资源体系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树形象,将这件惠民工程办实办好。一会儿,孟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强化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网点布局要更加合理。我市农村再生资源体系建设今年目标是,在全市农村建设350个再生资源固定回收站,9个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在全市农村初步建立网络完善、管理规范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农村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率达到85%以上;县(市)、区再生资源集散转运中心建有率达到100%,镇、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要按照再生资源行业特点,本着“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的原则科学选址,既方便群众生活,又不影响环境卫生。
二、建设标准要更加规范。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规范,严格按标准建设,确保回收站规模、环境等达标,运用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的方式,建立起经得起验收的、服务功能完善的规范化回收站点;集散交易市场(中心)要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完善储存、集散、加工、交易、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满足集中分拣、加工、资源分流的建设要求,努力提升对废旧商品的综合分拣加工能力,增加再生资源回收的科技加工含量,提升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龙头企业要更加壮大。企业是供销社融入市场的主体,也是回收体系建设的载体,回收体系建得怎么样,全靠龙头企业来带动。目前,各县(市)、区共有再生资源经营备案企业1147家,居全省前列,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这些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竞争能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为此,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迫在眉睫。要坚持深化改革,因企制宜,采取股份制改造、招商引资、资产租赁等多种形式,优化产权结构,理顺管理体制,激活经营机制;要坚持开放办社、开放办企,加强与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借力发展;要坚持联合发展。通过集中回收、联合发展,真正发挥系统优势和技术优势,形成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回收企业要注重吸收社会回收个体经营者的加盟,签订回收协议,壮大经营队伍,延伸回收服务网络,提高回收覆盖面。系统内的企业要加强联合与合作,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是资本的联合,也可以是业务、技术、市场、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通过联合合作,进一步提高本系统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行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四、行业管理要更加科学。各级供销社和再生办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管理。一要加强备案管理。备案管理是我们加强行业管理的最基础的手段。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和《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我们要积极履行职责,做好备案登记管理,备案率要保持98%以上,确保在全省名列前茅。二要规范管理,努力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培训上岗、统一标识、统一佩带胸卡、统一建立档案,要规范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争取实现回收行业的基地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五、资金管理要更加严格。我们申请市政府给予400万元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已经列为2014年政府财政预算。另外,市再生办组织申报的藁城、高邑、元氏、井陉、灵寿、行唐等6个县(市)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已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300万元的支持。清华大学教授在评审项目后指出,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在河北和全国都是第一次。因此,这些财政资金使用,必须严守规矩,好钢用在刀刃上。
六、部门配合要更加协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各级政府要发挥协调督导作用,工商、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支持、帮助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希望大家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互相配合起来,积极行动起来,该出人的出人,该出力的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干好这项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七、业务指导要更加到位。各县(市)、区供销社、再生办要在调查掌握本地农村再生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和网点布局方案。要帮助回收网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建立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促进经营业务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工作的指导,注重发挥协会“政策咨询、行业自律、维护权益、促进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延伸服务领域、拓展工作平台、提升社会影响。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协调行动,规范市场秩序。
八、从业人员要更加专业。农村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新形势,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还很不适应,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市供销社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立足系统,面向社会,分期分批的对再生资源回收从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环保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系统培训与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同志们!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人类的伟业,它是一项环境工程,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项战略工程,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行动迅速,圆满完成2014年我市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任务,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