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领导论坛
任素江同志在石家庄市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4-11-24    来源:    责任编辑:供销社
【字体: 】    打印

2014-07-25

同志们:
    这次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会是经市社党委理事会专门研究召开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省供销社、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省社赵增华主任专门出席了下午的会议,并将作辅导讲话,省社督导组组长、社团处副处长吕艳君同志到会指导,市政府明亮秘书长也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要求。上午,各县(市)区供销社对市社的综合改革方案提了很好的建议;下午,各县汇报了综合改革重点,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下面我代表市社党委理事会对下一步如何推进综合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总社和省社为推动综合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各县(市)区供销社围绕综合改革重点,在谋划方案的同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指标时间任务双过半。截至6月底,全系统商品总销售完成54.39亿元,占计划的63.43%,同比增长21.61%;农资销售额9.82亿元,占计划的88.73%,同比增长45.08%;农副产品购进14.26亿元,占计划的88.65%,同比增长30.17%。
    二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合改革。正定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20多个县直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参加的供销社综合改革会议,副市长、县委书记王韶华自安排部署;县政府也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供销社综合改革方案》;行唐、正定等都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
    三是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各县供销社普遍成立了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推进工作。无极县社成立了7个专项工作小组,正在加紧制定资金互助实施方案和相关细则;平山灵寿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灵寿组建了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高邑县组建了土地托管服务中心;
    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新突破。栾城的南高供销社、深泽的赵八供销社,创新农业服务模式,培育和开展的农业社会化全程服务有声有色,为全市带了好头,树立了样板;赵八供销社,现有管理和技术人员18人,专门购置了大型农药喷洒机7台,今年又新添了一架9万多元的多旋翼植保打药飞机。每亩收取农户900元的托管费,由合作社向农民提供”保姆式”服务,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现托管土地达到7200多亩。通过大型机械成方连片作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产量,实现了双赢,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同时合作社投入23.6万元新上了粮食烘干塔设备,投入60多万元在建6座粮储仓库。南高供销社,依托放心农资超市领办了恒丰种植合作社,主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社员由成立时的8户发展到8000户,农资经营门店由1家发展到18家。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农资仓库,成立了“栾城测土配肥站”,购置了智能配肥机,配备了设施齐全的农机、农技服务设备,仅电动喷雾器就500台,防治作业能力每日6000亩;专门成立了25人的农技服务队,购置了深松机、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秸秆粉碎机等23台套,为社员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现已流转土地1300亩,承包服务面积6.8万亩,每亩帮助农户增收360余元。赵县供销社进一步发挥农合联职能,依托北王里供销社开展农机综合服务,服务面积2万多亩;全市目前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25家,流转面积2.5万亩,大田服务托管面积8.5万亩;
    五是基层组织建设有新进展。正定投资5000万元,在建和改造了曲阳桥、南岗等5个破旧基层社;晋州依托新型基层供销社发展了一批高档次、高标准的农资超市和服务实体;灵寿瞄准县域主导产业,组建联合社,提升“三位一体”型村级合作社,大力推进产业服务全覆盖和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市社与灵寿县社在西庄村新建了占地2000余亩的生态农业园区;高邑中韩乡供销社投资200万元专门建设粮食银行专用仓库和综合服务中心;元氏县供销社帮助参股的民兴合作社在开发区解决了占地50亩的加工园区,姬村镇供销社投资1200万元的面粉加工厂将于9月底投产;
    六是流通网络建设有新成效。省社与平山县政府正式签约了“百城购物(平山印象)·供销社超市”项目;高邑县供销社直接租赁场地、组建公司,推进乡村直营供销社超市建设;无极县供销社提升日用品物流中心配送功能,组织六个15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供销社超市,辐射带动村级网点建设;赞皇县社主抓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开工建设;这些工作都为推动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顾上半年工作,既有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一些人对改革感到困惑、迷茫,不知道怎么干?要干到什么程度?找不准改革的突破口和工作切入点;二是存在畏难情绪和怕出问题的心理。感到事多、人少、没钱,不好开展工作;三是存在等政策、靠支持现象。有的强调省、市政府的文件和政策出台了再动手推进综合改革。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缺乏对农业生产的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对当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成功做法的发现和总结,没有根据三农需要认真思考改革的突破口、切入点。没有搞清楚综合改革的主线与支线,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谁是纲、谁是目。
    解决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坚定信心,不畏困难,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用改革成效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赢得农民的信赖。这次综合改革事关每一个人,每项改革都不轻松,改革的任务,的确比较艰巨,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主动作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体现我们的能力和水平。麦克阿瑟有句名言:不可能就是最大的可能。对此,我们要下真功夫,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放下身段搞服务。
    二、突出主线,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当前如何推进综合改革,首要的是要找准问题,摸清农民的真实需求。为此市社分5个组对全市17个县(市)区21个乡镇、34个村庄、168户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市直企业改革意向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整个三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最需要规模化服务的是小麦玉米、蔬菜和梨果,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农生生产方面,最需要的服务是集中打药、统一浇水;农民生活方面,最需要的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和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农村社区方面,最突出的是幼教、养老和文化娱乐需求。这些问题和需求,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社的改革要求,也是总书记对供销社的殷切希望,更是我们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次综合改革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改革路径而进行的试点。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搞好农业生产,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核心是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打造社会化服务的国家队,我们供销社如何当好这个国家队,让党和政府倚重供销社,支持供销社;让广大农民依赖供销社、信任供销社。因此,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如何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实践、摸索经验、总结提炼、规范发展、构建平台,进而建立一个上下一体的服务体系,这是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大家对综合改革感到茫然、困惑,无从下手,就是因为对农业生产了解的不深,对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管理不熟悉,对有多少能人、多大市场不清楚,导致畏难情绪,感到不好干。
    当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提出依托供销社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通过供销社综合改革来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进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可以说,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各县(市)区供销社的必选动作。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农民外出打工,我们要主动为农民打工。每个县(市)区供销社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不等不靠,改变落后的习惯思维和工作方式,面向农业生产新领域、新市场、新需求,改造自我,探索实践。
    一要整合资源,打造平台,创新服务模式。要按照“改造自我、服务三农”的总要求,创新服务理念,把农业能手、优秀合作社聚集到供销社旗下,建立紧密型关系,以合作组织方式,整合系统内外资源,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二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抓住关键环节。要围绕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从统一打药入手,每个县级供销社都要培育3个有规模、有市场、有覆盖能力的合作组织,带动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服务问题。要参照市社方案,因地制宜,把各县工作的重点努力变成大家认可的工作亮点。
    三要总结提炼,规范标准,创造可复制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栾城南高、深泽赵八等供销社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的经验,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服务模式,加快构建石家庄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因地制宜,抓好四个支持体系建设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这次综合改革的主线,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各县结合实际,重点抓好四个支持体系建设。
    一是要建立一个为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支撑的组织体系。组织体系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支撑和载体,要改造自我,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营的新型供销社组织体系。目标是构建县有联合社,乡有新型基层社和社区服务中心,村有“三位一体”型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体系,解决社会化服务的载体问题。工作重点是按照“四要四不要”界限,搭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织架构,建好“三位一体”型合作经济组织。“四要四不要”,就是把“为农服务的、有实际业务的、符合产业政策的、品行较好的”合作社吸纳进来,把“空壳的、非法集资的、口碑不好的、不为社员服务的”排除在外。通过组织的纽带与农民合作社、农业大户建立紧密联系;通过组织的纽带,把优秀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手聚集到供销社旗下;通过组织的纽带,把耕地、资金、人才聚拢到供销社名下;通过组织的纽带,在推进社会化服务中充分体现供销社的元素。建设组织体系,石家庄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各县情况不一,有的需要大胆创新,有的需要完善提升,有的需要继续健全。组织体系建设,不设条条框框,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否有利于和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系,是否有利于真正体现供销社元素为标准。灵寿青同、藁城南孟、无极西东门、栾城南高、元氏赵同等乡镇供销社,灵寿县西庄村的永恒合作社、栾城县东牛村的天亮合作社等“三位一体”村级合作社已经做出了示范,下一步各级供销社及其直属企业要主动与农业局、工商局合作,主动与乡政府联系,力争在全市每个村庄培育、发展村两委参与运作、供销社参股、80%以上农户入股入社的“三位一体”型农民合作社;要主动与组织部门合作,在农民合作社中发展党组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帮助群众致富作用。
    二是要建立一个为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的经营体系。重点是要在乡村建立直营的或具有掌控力的供销社超市和放心农资超市,解决农村商品假冒伪劣、良莠不齐问题和最后服务一公里问题;同时,依托市、县相应的农产品、农资、日用品等经营管理公司、配送中心,整合资源,构建网络,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此市级需要成立相应的经营管理公司,县级要组建经营管理企业和建立配送中心;已经建立的要不断完善提升和创新发展,尚未建立的要开放办社,抓紧组建;无论哪种形式,都要坚持供销社主导,坚持供销社占35%股份以上。经营体系建设要更多的依靠市场手段,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构建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的农资网络、农产品网络;为农民生活服务的日用品网络、盐业经营网络;为改变农村面貌服务的再生资源网络。要主动与发改委、商务局对接,按照市委改革办印发的2014年改革工作要点责任分解台账要求,参与农产品流通网络规划布局,参与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三是要建立一个为服务现代农业、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支持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上不在下,需要省、市建立相应的机构和平台,带动县、乡建立相应的分支机构与之对接。根据现实状况,当前的重点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重点发展以“三位一体”型合作社为依托的资金互助合作业务,从源头上把农户的结余资金集中起来,依法依规有效利用、严格管理、守住底线、控制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维护农民利益。要按照市委改革要求,主动与金融办、农工委对接,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农合联、联合社作用,建立农民合作社信用评价机制;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参与村镇银行建设,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要在金融办的指导下,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培育发展农民合作金融,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在巩固现有特色农产品保险基础上,争取参与国家粮食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要积极参与县乡农村产权交易登记服务工作,具备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服务大厅,将相关工作纳入进来。上述要求,不是供销社的发明,是市委市政府以改革文件的形式赋予我们的职责、职能和要求,有要求我们参与的,也有我们牵头的,这是机遇和政策,我们要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加快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步伐。
    四是要建立一个为农村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管理经营网络。突出解决农村养老幼教和文化娱乐需求问题,各县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解农村养老状况,幼儿教育状况和文化娱乐市场特点,精心打造、培育社区服务典型样板,摸索经验,完善管理,逐步推广。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供销社牵头家庭手工业发展工作,要求我们代表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我们要依托新型基层社和社区服务中心摸清当前农村手工业状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目前,供销社做的比较成功的,是赞皇的原村土布合作社。事实上,各县都有自己的传统手工业,很多村庄都有历史的传统和特色工艺,关键是如何挖掘和利用。一方面,我们市社要抓紧组建石家庄乡土文化娱乐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承担此项工作;一方面,各县要以农合联为平台,依托社区管理经营网络,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家庭手工业者专业技能培训。一定要珍惜和充分利用政府赋予我们制定农村新型家庭手工业发展政策的职能,开发家庭手工业市场,打造家庭手工业品牌,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传承传统工艺和文化。
    关于县级社机关人员纳入财政和事业编制问题,市社拟根据有关文件,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政府同意,专门出台一个文件,同时各县(市)也要根据自身条件,积极跑办,抓紧协调解决。
    关于政策争取和利用问题,当前各部门有很多涉农政策和农村市场政策,我们要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吃透,把我们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与政策对接,与项目对接,借力现有政策资源,推进综合改革。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无论供销社做与不做,这个体系都处于快速形成过程中,如果失去了体系建设机遇,供销社存在的价值难以体现,我们将面临被市场和社会淘汰的危险。下一步,各县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实施改革方案上来,蓝图已有,关键是如何实现。实现改革目标和发展蓝图,不能被动的等待上级的政策和扶持,要主动作为,用实干和创新,推进综合改革;用实干和创新,赢得党委政府支持。只有不断探索、实践、创新,才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出路子。要通过综合改革,使供销社这个弱势群体与广大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命运相连,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由弱变强。
    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的蓝图已经描绘,我们一定要真抓实干,抢抓先机,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实现供销社脱胎换骨的改造,真正把供销社打造成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将“供销梦”融入“中国梦”,为推动农村综合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